相关习题
 0  81185  81193  81199  81203  81209  81211  81215  81221  81223  81229  81235  81239  81241  81245  81251  81253  81259  81263  81265  81269  81271  81275  81277  81279  81280  81281  81283  81284  81285  81287  81289  81293  81295  81299  81301  81305  81311  81313  81319  81323  81325  81329  81335  81341  81343  81349  81353  81355  81361  81365  81371  81379  170175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 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3 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C.图2中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不能使用EcoRⅠ

D.为了获取重组质粒,最好用BamHⅠ和HindⅢ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

B.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腺细胞合成的酶排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木糖的浓度太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下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控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地碱、中性三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3 细胞代谢中的物质跨膜、酶和ATP 题型:013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型:013

一个科研小组对某温带湖泊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生态学调查,此湖泊中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夏季和冬季不同水层中溶氧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调查时发现,绿藻和蓝藻主要分布在水体的表层,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光照充足

B.绿藻与蓝藻的主要区别是绿藻有核被膜

C.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湖水6~10米深处溶氧量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对弱

D.在6~10米这一水层中冬季湖水溶氧量明显高于夏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温度低,生物的有氧呼吸减弱,对氧的消耗相对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型:013

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10%

B.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构成群落

D.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课标专题限时训练: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型:013

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情况,甲、乙曲线分别代表哪两个生态系统

[  ]

A.热带雨林、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寒带针叶林

C.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