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5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下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下面列举了因动脉血中CO2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
B.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
C.呼吸运动(肺换气)加深加快
D.血液中的CO2被迅速排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①血浆
②淋巴
③组织液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013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