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0 生态系统的保护 题型:01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0 生态系统的保护 题型:013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0 生态系统的保护 题型:013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0 生态系统的保护 题型:013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0 生态系统的保护 题型:013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 细胞的基本结构 题型:013
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2层磷脂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 细胞的基本结构 题型:013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C.实验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盐酸
D.都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 细胞的基本结构 题型:013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应用,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中应用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抗旱、抗寒品种的培育,与基因有关而与生物膜无关
C.可以利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污水处理
D.人工膜可以模拟生物膜的能量交换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 细胞的基本结构 题型:013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人教版高三生物单元测试:2 细胞的基本结构 题型:013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由两层生物膜构成且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
B.它们的内部都有基质且含有DNA和相同的酶
C.叶绿体内部还有类囊体堆叠成的基粒且上面附有很多色素
D.线粒体内膜上附有许多酶且能催化氢氧的化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