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以二倍体植物甲(2N=l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为N=10、n=10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有氧呼吸强度,则横坐标可表示O2供应量
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K+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K+的浓度
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RN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
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松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B.T2噬菌体的核酸只含有脱氧核苷酸
C.组成R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
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八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根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d表示四种溶液,M为萝卜块浸入溶液后增加的重量,则a溶液浓度最低
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C.若M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条捕食链a、b、c、d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则c为初级消费者
D.若M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a、b、c、d表示四类有机物,则表示蛋白质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底物一定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若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若刺激B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剪断后刺激某点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称为反射
D.兴奋传导只能从C→D.这种单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