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中所示为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进行表中所列项目的分类,正确的有
A.①——(2)(3)(5)
B.②——(5),③——(1)
C.④——(2)(3)(5),⑤——(2)
D.⑥——(4),⑦——(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合的中红花植株杂交,产生F1代全为中红花。F1自交产生的F2代,统计花色的植株数量如下图。如将F1进行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
A.深红∶中红∶白花1∶2∶1
B.深红∶红色∶中红1∶4∶1
C.中红∶淡红∶白花1∶2∶1
D.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2∶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产生这五个精细胞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数目依次是
A.2、2
B.2、3
C.3、4
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数
C.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
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关于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必须无菌、无毒环境
B.都必须从单个细胞开始
C.都必须使用液体培养基
D.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表示了病毒进人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
B.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
C.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
D.一次免疫产生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基因靶向”技术是指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与外源性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有科研小组通过右图所示的“基因靶向”技术将小鼠棕褐色的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细胞的ES细胞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ES细胞来自第3.5天小鼠囊胚中的A细胞,理论上该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动物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的处理,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C.该实验得到的带突变基因的嵌合体小鼠体内有3种基因型的体细胞。
D.取患者的淋巴细胞(脐带血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插入正常的外源基因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治疗;但如果外源基因随机插入,会因位置效应引起紊乱,而“基因靶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内所起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信息分子,不提供能量
B.普遍存在于突触间隙内,不会消失
C.稳定存在于体液中,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D.参与代谢,调节某些生理过程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生物试题 题型:013
初夏在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A.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B.提高温度
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