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互补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17% | B.32% | C.34% | D.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有关“iPS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同的直接原因是DNA的不同 |
C.“iPS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D.“iPS细胞”分化形成人体不同组织细胞是因为它所含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
B.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所以细胞体积越小越好 |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D.人类白化病的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基因指导酶合成的翻译阶段需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RNA聚合酶、ATP等参与
C.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不一定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细胞中有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就一定有相应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亲代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则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 B.外祖母→母亲→男孩 |
C.祖父→父亲→男孩 | D.祖母→父亲→男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③只发生在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中
B.高等植物体中能够发生①~⑤过程
C.①~⑤过程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D.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U、U—A、C—G、G—C的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 |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复制方式 |
D.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了遗传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一个DNA分子(第一代)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到了
A.第四代 | B.第五代 | C.第六代 | D.第七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