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请根据图的说法进行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a,b分别对应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则d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是b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B.若d形成有性杂交后代,则a和b融合形成d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
C.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则采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 |
D.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由于杂种细胞具双亲叶绿体,则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某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①由花粉能培养得到完整植株,说明生殖细胞具有和受精卵同样强弱的全能性
②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
③植株B一定是纯合子
④由花粉培养得到植株B,必须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组织培养时,在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脱分化,还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则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D.试管婴儿实质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不能使不产生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工程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B.绵羊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新物种 |
D.试管婴儿技术包括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
A.使动物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进行培养 |
B.去掉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 |
C.去掉细胞膜暴露出原生质体便于细胞融合 |
D.促进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 B.略小于165 |
C.略大于5 | D.略小于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