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BrdU含量低的DNA为深蓝色,BrdU含量高的DNA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8条染色体上 |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
C.若再进行分裂,第四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 |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不可能在右图c区细胞中发生的是( )
A.mRNA从核孔出来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
B.核糖体正在合成DNA聚合酶 |
C.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散,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对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培养时间过久,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
D.R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粗糙,没有毒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它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
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它在核糖体合成 |
C.线粒体是所有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D.叶绿体是所有自养生物有机物的合成场所,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见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
淀粉酶量相同)。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固定化淀粉酶 | √ | — |
普通α淀粉酶 | — | √ |
淀粉溶液 | √ | √ |
60 ℃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 | ||
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现有水稻品种包括: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猫叫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变异的酵母菌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不能产生种子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 B.①⑤ | C.③④ | D.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A.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导致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 |
B.鼠尾草不可以在没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 |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分析下图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至c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 |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 |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
D.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