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能生长,“-”不能生长)
| A | B | C | D | E |
甲突变菌 | + | - | + | - | + |
乙突变菌 | - | - | + | - | - |
丙突变菌 | + | - | + | + | + |
丁突变菌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
D.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5溴尿嘧啶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5溴尿嘧啶酮式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5溴尿嘧啶烯醇式则能与鸟嘌呤配对。A-T碱基对复制时加入了酮式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轮酮式5溴尿嘧啶异构为烯醇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发生类似的碱基对种类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
B.细胞中发生此改变,可能导致翻译的多肽链变短 |
C.第三轮复制后,A-T碱基对才能突变为G-C碱基对 |
D.碱基对种类发生改变,此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TC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专家最初预测人的基因组大约有105个基因,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组近来研究估计,可能只有3万~5万个基因。对于人类基因的“大缩水”,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角度看,人类在使用基因上很“节约”,与其他物种相比要高效,很可能是( )
A.一个基因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 |
B.一个基因含有多个遗传密码 |
C.合成一个蛋白质时共用多个基因 |
D.基因的分子结构不稳定,易变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疾病 |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 |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