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对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的细胞来自于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最可能是来自于雄性动物的精巢 |
B.在图甲②所代表的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 |
C.图丙中②→①的变化,对应于图甲中形成①细胞的过程和图乙中的C→D段时期 |
D.若该动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XY,变异通常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中紫色︰1浅紫色 |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
C.1深紫色︰1中紫色 |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让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DD、Dd、dd的比例是
A.2∶3∶3 B.3∶2∶3 C. 4∶4∶1 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摩尔根成功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与他当时的研究过程不符合的是
A.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
B.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 |
C.他敢于怀疑,勤奋实践 |
D.引用荧光标记这一新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见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
B.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C.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
D.儿子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A可能是胰岛素,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起作用 |
B.激素B不需要进入细胞就能起作用 |
C.某个靶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作用机理 |
D.由题5图可知激素只是一种信号分子,启动和调节相应的生理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故可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但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
B.β﹣葡聚糖能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 |
C.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 |
B.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C.依据曲线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培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经测定,随着培养基中维生素K2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测定的肿瘤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a和b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与VK2浓度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a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
B.肿瘤细胞在VK2诱导的情况下一定会凋亡 |
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 ![]() |
D.b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