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细胞核时刻存在 |
B.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
C.细胞核不能控制细胞代谢 |
D.破坏核仁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图K51中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描述错误的是( )
图K51
A.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则量筒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加快 |
C.一段时间后气泡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
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水解产物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 |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TP,并用于物质的运输、细胞的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 |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的 |
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
D.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装置1仅仅能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需氧呼吸 |
B.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通过装置2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厌氧呼吸 |
C.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
D.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g两点催化根细胞细胞呼吸的酶有所不同 |
B.M2曲线g点以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K+的浓度 |
C.g点根细胞内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 |
D.g点以后,采取中耕松土的措施可使曲线呈现M1的变化趋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积累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
B.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脂双层 |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因此在行使功能时可以互换 |
D.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人们发现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 处理前 | 用鱼滕酮处理后 | 用乌本苷处理后 |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
K+ | 145 mmol | 5 mmol | 11 mmol | 5 mmol | 13 mmol | 5 mmol |
Mg2+ | 35 mmol | 1.4 mmol | 1.8 mmol | 1.4 mmol | 35 mmol | 1.4 m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 |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 |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