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者接种后每日光照12 h,后者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光照 |
B.两者的培养基中都含植物激素,但种类及用量不同 |
C.前者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后者不需转移便可再分化为植株 |
D.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
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 |
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制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 |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测得从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 |
B.设桩组在第30~150天,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 |
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 |
D.第150~190天,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
B.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
C.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
D.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关于对四种生物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 硝化细菌 | 乳酸菌 | 根瘤菌 | 衣藻 |
能源 | 利用化学能 | 分解乳酸 | 固定N2 | 利用光能 |
碳源 | CO2 | 糖类 | 糖类 | CO2 |
氮源 | NH3 | N2 | N2 | NO3- |
代谢类型 | 自养需氧型 | 异养厌氧型 | 异养需氧型 | 自养需氧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
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瓶口,防止杂菌污染 |
C.制果酒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打开瓶盖 |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把胡萝卜单个韧皮部细胞放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 )
A.变异频率较高 | B.都是单倍体 |
C.彼此性状极相似 | D.都是纯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