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2947  82955  82961  82965  82971  82973  82977  82983  82985  82991  82997  83001  83003  83007  83013  83015  83021  83025  83027  83031  83033  83037  83039  83041  83042  83043  83045  83046  83047  83049  83051  83055  83057  83061  83063  83067  83073  83075  83081  83085  83087  83091  83097  83103  83105  83111  83115  83117  83123  83127  83133  8314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望梅止渴 B.针刺缩手 C.谈虎色变 D.过目不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选项
 
表示内容
 

 

 

 
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分析与相关原理不符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菟丝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它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它的茎是一种缠绕茎,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持生活。下列关于菟丝子的说法或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菟丝子是营寄生生活的植物
B.菟丝子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菟丝子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D.菟丝子属于自养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稻田养鱼即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题干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B.水稻和鱼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分别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
C.在生态系统中,水稻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D.若发现稻田中的某种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       ( )
①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      ⑤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⑥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