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3110  83118  83124  83128  83134  83136  83140  83146  83148  83154  83160  83164  83166  83170  83176  83178  83184  83188  83190  83194  83196  83200  83202  83204  83205  83206  83208  83209  83210  83212  83214  83218  83220  83224  83226  83230  83236  83238  83244  83248  83250  83254  83260  83266  83268  83274  83278  83280  83286  83290  83296  8330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1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 ℃、另一组置于-20 ℃条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1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10 mL滤液,再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材料保存温度
花菜
辣椒
蒜黄
20 ℃
++

+++
-20 ℃
+++
++
++++
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的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 ℃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 ℃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1,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使DNA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是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的昆虫
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
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A.种内互助 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 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 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 物理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分析与相关原理不符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2g酵母菌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检测到酵母菌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比为3:8,则进行有氧呼吸的酵母菌占的比例为(   )

A.1/6 B.5/6 C.1/5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情况是( )

A.a点将上移,b点将右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
B.a点将下移,b点将左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
C.a点将上移,b点将左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
D.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B.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了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 
D.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