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导致细胞膜内电位会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A.Na+流入细胞内 | B.Ca2+流入细胞内 |
C.K+流出细胞 | 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
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
C.随着捕食者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
D.蝌蚪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所有关表述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卧龙大熊猫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
B.某块稻田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
C.巴中光雾山落叶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
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时个体数为 100,年末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 |
B.某动物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种群密度 |
B.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丰富度低 |
C.引入赤眼蜂可以增加某些植物种群密度 |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速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
B.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影响远远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 |
C.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 |
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1)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2)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3)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生长素多,③比④生长素多 |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