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与下图表示的含义相符的是
A.将植物从暗处突然移至光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ADP(甲)与ATP(乙)的含量变化 |
B.农民在收获粮食作物后,需将种子晾晒后再入库储存,图示为种子细胞中结合水(甲)和自由水(乙)的变化 |
C.在试管中滴加2mLH2O2和2滴肝脏研磨液后,H2O2(甲)和O2(乙)的变化关系 |
D.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含量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置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一正常叶片示意图 图二实验装置图
A.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
B.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
C.X和Y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
D.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少量棉花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盖上盖玻片,沿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滴墨汁,可以看到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环流。下列关于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 B.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C.墨汁向草履虫体内扩散 | D.随着水分向草履虫体内渗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不正确的是
A.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 |
B.开始时水的净转移方向从乙到甲,一段时间后从甲到乙 |
C.开始时甲微粒数较多,一段时间后两侧微粒数一样多 |
D.一段时间后向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蔗糖酶,可使两侧液面等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由内质网加工产生 |
B.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较大,核仁较多 |
D.能利用尿嘧啶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眼角膜、线粒体的外膜、类囊体膜和囊泡不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
B.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功能不完全相同,使不同膜的功能不同 |
C.溶酶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执行功能时膜组分会改变 |
D.内质网面积最大,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细胞膜)及其周围物质,下列关于其中符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表示囊泡,包裹着大分子或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
B.◆可表示信号分子,据图分析,该物质很可能不能穿过细胞膜 |
C.Y 可表示糖蛋白,可将细胞膜一侧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侧 |
D.=可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主要成分,具有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材料①分别将已分裂10次和分裂30次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互换,重组成的“老核新质”和“新核老质”细胞能分别再分裂20次和40次。
材料②鸟类红细胞有核,但不能复制和转录,癌细胞核很活跃,既能复制也能转录,现将鸟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癌细胞中,鸟的红细胞核开始复制和转录。
以上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物质决定的 |
B.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 |
C.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 |
D.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 B.多糖和蛋白质 |
C.胆固醇和多糖 | D.胆固醇和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