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在第②种方法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 种类型。
(3)第③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 。
(5)第⑤ 种方法属于 工程。该遗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和 。 采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可以表达丙种微生物的某些遗传信息,其表达过程是 。该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无沦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它们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种类的 都是相同的
(6)第⑤种方法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 。与“过程④”的育种方法相比,第⑤种育种方法的优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I.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变化表(单位:只/1OOm2)
(1)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是______
(2)该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II.我国创建出如下图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请回答。
(3)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福寿螺与线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 。
(5)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的作用。
(6)微藻能合成大量油脂而被用于提炼“生物柴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出路之一,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最终科学家发现了植物激素赤霉素(GA)。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根据恶苗病的病症,科学家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
(2)为了验证该推测,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观察现象。该实验还应该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其最可能的结果是实验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对照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
(3)1936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就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 的活性实现的。因此,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主要是通过提高 含量来实现的。
②对于完整的胚芽鞘来说,赤霉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 ,生长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
(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 状态,气孔处于 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 反应,使其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
(3)据图乙分析,在l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 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4)若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右上侧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入倍,图甲为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a)],请分析回答:
(1)山谷中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种群增长率在 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 。
(2)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 能力,它的基础是 。
(3)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 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4)谷底盆地内人们开辟了多处农田,为了有效防治害虫,你建议不要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①连续多年使用同种杀虫剂灭杀害虫;②交替使用多种杀虫剂灭杀害虫。请说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引起智力低下的一种常见遗传病,该病的发生与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复次数(n)多少有关。当基因中n<50(基因正常)时表现正常;当n>200时,男性全部患病,女性纯合子也全部患病,但女性杂合子因FMRl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复次数(n)的不同等原因,约50%患病,50%表现正常。
(1)导致出现脆性X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 。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愚型,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所用的计算公式是: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 。
(2)研究表明,患者体细胞中FMRl基因相应的mRNA和蛋白质的量比正常人减少或缺乏,说明CGG/GCC序列重复次数过多,抑制了该基因的 。
(3)下图是甲病(某单基因遗传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家系图。请回答: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I3号和I4号若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 。
②II7与一个FMRl基因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综合征的几率是 ,患者的性别是 。
③若I2为FMRl变异基因(n>200)的杂合子,II9的FMRl基因正常,Ⅲ13同时患甲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几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 (较低、相等、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表示细胞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 细胞或器官 | 产生的信号分子 |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 受体细胞 | 细胞反应 |
Ⅰ | 垂体 | 激素甲 | 血液 | 甲状腺细胞 | ① |
Ⅱ | 胰岛B细胞 | 激素乙 | 血液 | 多种细胞 | ② |
Ⅲ | 神经细胞 | ③ | 突触 | 唾液腺细胞 | 分泌活动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__和________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
(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________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图中有________种碱基对。
(4)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个。
②________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