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 蒸馏水,0. 3 g/ 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浓度的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 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 和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 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8分)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主要通过
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_ 。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 ,原因 。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 ____。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是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 (大于、等于、或小于)2倍。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是( )。
(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 ___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物质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 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原因是___ ___。
(4)生物膜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直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 层 (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增强/减弱/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的淀粉溶液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3%的蔗糖溶液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2%的α-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反应温度 | 0℃ | 0℃ | 60'℃ | 60'℃ | 100℃ | 100℃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的特性,设计了以下6组实验。6组实验振荡混合后,都作了如下处理:恒温(370C)处理15分钟;各加入2mL裴林试剂,并振荡使之混合;再将6组试管放入沸水水浴加热1分钟。请回答:
试管号 加入物质 | 1 | 2 | 3 | 4 | 5 | 6 |
1%淀粉溶液 | 2mL | | 2mL | | 2mL | 2mL |
2%蔗糖溶液 | | 2mL | | 2mL | | |
稀释的唾液 | |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蒸馏水 | 1 mL | 1 mL | | | | 1 mL |
稀盐酸 | | | | | 1 mL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一项实验中,把数条5cm长的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薯条在不同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1)薯条的长度改变是由什么生理过程引起的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现象主要跟植物细胞的那种细胞器有关?_____________
(2)薯条浸在0.1M蔗糖溶液后有什么改变?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 。
(3)哪一个浓度的蔗糖溶液与马铃薯细胞是等渗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薯条被浸在0.45M蔗糖溶液后,薯条中的细胞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薯条浸在0.45M蔗糖溶液时,由于蔗糖溶液浓度比____________溶液浓度大,此时水分从细胞出来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右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该细胞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玉米的叶肉细胞 |
B.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 |
C.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
D.蓝藻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图示某种物质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该细胞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则生成物质②的结构是 。
(3)图中①物质的功能特性是 ,控制其可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合成的场所是 。
(4)如果该细胞是人体的肝细胞,则O2、K+、葡萄糖三者中,不可能是④物质的是 。
(5)人成熟红细胞中生成②的生理过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