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 ;③ ;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 。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① ;
② 。
(3)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 kg。C中的碳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等。
(2)BC段与AB段相比说明 能影响 的活性。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
(3)EF段植物光合作用速度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由此推断该植物CO2的固定途径是 。DE段与EF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和ATP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变多、变少、基本不变)。
(4)G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1)材料用具:干酵母、注射器(50mL)、烧杯、滴管、试管、橡皮胶管(带弹簧夹)、 锥形瓶、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蒸馏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取5g干酵母加入装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50C水浴保温1h,使之活化。取1OmL活化酵母溶液加入到装有90mL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制成酵母菌培养液。
②用注射器反复抽取装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的空气后,夹上弹簧夹备用,如图1。
③用注射器吸取25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为A组,如图2。 ,夹上弹簧夹,编为B组。
④将A、B两组装置置于350C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两只注射器活塞芯杆的移动情况来判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的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⑤从A、B两组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
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 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分别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
(3)实验结果:
①甲不变色,A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乙变 ,B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⑷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 。
④中为何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
(5)实验结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6) 思考和交流:
①由于较高浓度的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所以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两种呼吸方式CO2产生量的多少。为探究有氧呼吸的CO2产生量是否多于无氧呼吸,在不改变实验流程的前提下可行的措施有:减少注射器内培养液的体积、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体积、减少接种的酵母菌的数量等。
②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 _和 分离,补充 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用以下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验:
材料:人的成熟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清水、质量分数为O.9%的生理盐水、饱和食盐水。
用具:离心机等必须实验用具。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 细胞做实验材料较好,理由是
(2)在光学显微镜下 (能或不能)看到细胞膜的结构。
(3)对所选材料进行处理而使细胞破裂的措施是 ,其原理是 。
(4)经离心机离心后。上层清夜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沉降物中的结构是 。
(5)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分离其质膜进行化学分析,得到糖脂、磷脂、胆固醇,由此可判定该细胞是
(蓝藻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3)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4)与b相比,d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d相比,a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番茄果实成熟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到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请根据下图回答:
(1)提取目的基因
①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 获取PG基因。
②在该基因上游加结构A可确保基因的反向转录,结构A上应具有 结合位点。得到的目的基因两侧需人工合成BamHI黏性末端。已知BamHI的识别序列如图甲所示,请在下图乙相应位置上,画出目的基因两侧的黏性末端。
③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的目的是 。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 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与此同时,为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的,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培养24~48h后取样,在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 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反义RNA,且能与 互补结合,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转基因番茄的保质期比非转基因番茄 ,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成功。
(4)获得的转基因番茄产生的种子不一定保留目的基因,科研人员常采用 方法使子代保持转基因的优良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有2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阴生生长。从这2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在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
(2)放氧速率为零的生理学含义是 ,此光强数值是指单叶而言,若大田中作物在此光强难以正常生长,分析原因是 。
(3)光照强度>600μmol 光子/ m2·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 限制。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 。
(4)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 光子/ 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Ⅰ.(12分)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支持 / 不支持 ) 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 (3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 ) 的事实 , 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的情况 )
(2) 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 说明 : 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 F1 代 )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 , 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 要求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 , 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 B、b 。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可用__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 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 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A图表示一个受精卵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4个时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1)从分子水平看,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说出动物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___________
(2)B图中有四种不同DNA含量的细胞,这些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A图中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3)能够使B图中DNA含量为2N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相对上升的化学试剂不包括________(a.秋水仙素,b.DNA合成抑制剂,c.聚乙二醇)。
(4)A图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