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只能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图中③⑤⑧过程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狼捕食野兔,获得的能量为野兔捕食能量的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
①负反馈调节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
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重庆市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信息传递不仅可以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