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26  9334  9340  9344  9350  9352  9356  9362  9364  9370  9376  9380  9382  9386  9392  9394  9400  9404  9406  9410  9412  9416  9418  9420  9421  9422  9424  9425  9426  9428  9430  9434  9436  9440  9442  9446  9452  9454  9460  9464  9466  9470  9476  9482  9484  9490  9494  9496  9502  9506  9512  9520  170175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腿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
B.36%,64%
C.57%,43%
D.6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2)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某个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
[     ]
A.1000人
B.900人
C.800人
D.700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     ]

A.0.5×104
B.104
C.2×104
D.4×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     ]

A.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
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变异的基因
D.肽链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日本的长尾鸡是著名的观赏鸡,全身羽毛雪白,短小的身体拖着约两米的尾羽。莱杭鸡是产卵量很高的卵用鸡。长尾鸡和莱杭鸡的培育成功是
[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成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将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家系:一对果蝇子女),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成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药性的果蝇的父母并没有接触过DDT。通过对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__,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__________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中、后)_________。
(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