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30  9338  9344  9348  9354  9356  9360  9366  9368  9374  9380  9384  9386  9390  9396  9398  9404  9408  9410  9414  9416  9420  9422  9424  9425  9426  9428  9429  9430  9432  9434  9438  9440  9444  9446  9450  9456  9458  9464  9468  9470  9474  9480  9486  9488  9494  9498  9500  9506  9510  9516  9524  170175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种群中若基因(A、a)频率不变,则基因型(AA、AA、aa)频率不变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包含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在培育骡子的过程中,马、驴和骡子是三个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3.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5.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5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蠖体色是浅色(由s基因决定)的,少数深色(S基因决定);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2009年据科学家调查研究,英国的桦尺蠖浅色型正在增加。下列有关桦尺蠖体色由浅变深,又变浅现象的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桦尺蠖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颜色的变化是桦尺蠖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基因s能突变成基因S,基因S也能突变成基因s
D.这是环境治理成效的很好例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世纪中叶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污染区白色蛾释放数多于回收数主要是由于白色蛾迁出造成的
B.污染区黑色蛾回收率高于白色蛾回收率主要是由于黑色蛾迁入造成的
C.非污染区白色蛾回收率高于黑色蛾回收率是由于黑色蛾更多被捕食造成的
D.非污染区黑色蛾种群会随着决定黑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而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题型:探究题

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________地区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试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在某一森林中,由于真菌感染几乎使所有橡树树皮颜色变黑。科学家研究病树时发现一种生活在橡树上的蛾种群的颜色也由淡褐色变成黑色。下列对蛾种群颜色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蛾种群产生了黑翅变异以更好地适应橡树颜色的变化
B.真菌不仅感染了橡树,还感染了蛾种群
C.真菌引起橡树和蛾种群发生了基因突变
D.当橡树变黑时,蛾种群中黑色蛾更适合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下列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
B.灰尺蛾远离,黑尺蛾迁入
C.定向变异作用
D.自然选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