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C.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若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变化Ⅲ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植株固定CO2的总量
B.净光合产量最大时的呼吸也最强
C.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B.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D.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 别 | 温度 (℃) |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 CO2浓度(%) | 12h后的 CO2浓度(%) |
1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20 | 0.35 | 0.306 |
3 | 25 | 40 | 0.35 | 0.289 |
4 | 25 | 60 | 0.35 | 0.282 |
5 | 25 | 80 | 0.35 | 0.280 |
6 | 25 | 100 | 0.35 | 0.279 |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实验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置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3 | 10 | 16 | 24 | 30 | 30 |
黑瓶溶氧量mg/L | 3 | 3 | 3 | 3 | 3 | 3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2的量7/3mg
②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
③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④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