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B.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
C.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C.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
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
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B.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C.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D.生态系统中甲和丁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