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9085  99093  99099  99103  99109  99111  99115  99121  99123  99129  99135  99139  99141  99145  99151  99153  99159  99163  99165  99169  99171  99175  99177  99179  99180  99181  99183  99184  99185  99187  99189  99193  99195  99199  99201  99205  99211  99213  99219  99223  99225  99229  99235  99241  99243  99249  99253  99255  99261  99265  99271  99279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

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D.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将一定数量的某新品种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日光照射、恒温),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得该植株从环境中吸收CO2和O2的量,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午7时测得CO2和O2的吸收量均为0mmol/h,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mmol/h,13时植物在1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量为_____mmol。

(2)与13时相比,16时植物吸收的CO2比较少,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若在13时短暂停止光照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吸收CO2的量和释放O2的量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提取该植物绿叶中色素做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宽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图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

(3)完成步骤④需要_______酶和_______酶,实现了______________。

(4)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5)以后科学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关实验,说明生物界基因表达基本机制是相同的,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另一种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并可在适当条件下加以表达。性状的表达需经过______和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人眼球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前黑影飘动并伴有视力缓慢下降,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第Ⅰ代发病情况不详,第2~4代共有7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此眼病患者的转甲蛋白(TTR)空间结构异常,提取Ⅲ-I和Ⅲ-2的DNA,通过________,技术扩增TTR基因。

(3)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Ⅲ-2的TTR基因序列仅有T1(图2)--种,而Ⅲ-1的TTR基因序列有T1和T2(图3)两种。

①根据T1基因和T2基因碱基序列推断,Ⅲ-1部分TTR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T1基因与T2基因的关系为_______。

②依据遗传系谱图和基因测序结果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确定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遗传方式,Ⅲ-5和Ⅲ-6生育一个终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产物但不是反应物

C.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

D.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的过程需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C.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肝脏及肌肉中合成

D.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