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Rt△ABC,∠ACB=90°,BC=2,如图1,将△ABC置于坐标系中,使BC边落在y 轴正半轴上,点B位于原点处,点A位于第一象限.将顶点B、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向右、向下滑动,当点C与原点重合时停止滑动.
(Ⅰ)①如图2,若AC=2,B点右滑的距离OB是1,求C点下滑的距离和AC所在的直线解析式;②如图2,点C继续滑动多远时,C点下滑距离CN与B点右滑距离BM相等;
(Ⅱ)如图3,在滑动的过程中BC的中点P也随之移动,求整个过程中P点移动路径的长度;
(Ⅲ)若AC=
34
,求滑动的过程中A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以及此时点A的坐标.
精英家教网
分析:(1)①Rt△OBC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C=
BC2-OB2
=
3
,可得C点下滑的距离为2-
3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算出∠CBO=∠ACy=60°,得到AC的倾斜角为30°,所以AC的斜率为
3
3
,进而可得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②根据△OBC与△ONM全等,算出ON=OB=1,从而得出CN=
3
-1,所以继续滑动的距离为
3
-1时,可使CN=BM;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P=
1
2
BC=1,从而得到点P在以O为圆心、半径r=1的圆上运动,由此可得P点的移动路径是圆心角为直角的圆弧,利用弧长公式即可算出移动路径的长度;
(3)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P=
5
4
,结合OP=
1
2
BC=1,可得当O、P、A三点共线时,点A到原点的距离距离为OP+PA=
9
4
达到最大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算出OH=3AH,在Rt△OHA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H、OH的长,进而可得点A的坐标.
解答:解:(1)①如图2,Rt△OBC中,BC=2,OB=1,
根据勾股定理,得OC=
BC2-OB2
=
3

∴C点下滑的距离d=2-
3

又∵Rt△OBC中,tan∠CBO=
OC
OB
=
3

∴∠CBO=∠ACy=60°,
可得直线AC的倾斜角为90°-60°=30°,AC的斜率为k=tan30°=
3
3

∵直线AC经过点C(0,
3

∴AC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
3
3
x+
3

②当C点下滑距离CN与B点右滑距离BM相等时,△OBC≌△ONM,
此时∠CBO=∠MNO=60°,可得ON=OB=1,
∴CN=CO-ON=
3
-1,
即继续滑动
3
-1时,可使C点下滑距离CN与B点右滑距离BM相等;          
(2)连接OP,则Rt△OBC中,OP是斜边BC上的中线,
∴OP=
1
2
BC=1,可得点P在以O为圆心、半径r=1的圆上运动.
由此可得:P点的移动路径是以O为圆心、圆心角等于90°的弧,
其长度为L=
90πr
180
=
π
2

(3)∵Rt△ACP中,AC=
3
4
,PC=
1
2
BC=1,
∴AP=
AC2+PC2
=
(
3
4
)
2
+12
=
5
4

又∵OP=
1
2
BC=1,OP、AP都是定长
∴当O、P、A三点共线时,A到原点O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OP+PA=1+
5
4
=
9
4
精英家教网
过A作AH⊥y轴,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D,
∵AD∥OB,∴△POB∽△PAD,结合PB=OP得PD=AP=
5
4

由此可得DC=PD-CP=
5
4
-1=
1
4

又∵Rt△ACD∽Rt△OHA,AC=
3
4

AH
OH
=
DC
AC
=
1
3

∵OA=
9
4
,∴OH=3AH,
又∵Rt△OHA中,OA=
OH2+AH2
=
9
4

∴AH=
9
40
10
,OH=
27
40
10
,可得点A的坐标(
9
40
10
27
40
10
).
点评:本题给出直角三角形在坐标系内滑动的模型,求滑动的过程中A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以及此时点A的坐标.着重考查了直线的基本量与基本形式、勾股定理与相似三角形、弧长公式与动点轨迹的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已知:如图,在Rt△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CB的延长线交过A、B、D三点的圆于点E.
(1)判断线段AE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过A、B、D三点的圆记为⊙O,过E点作⊙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且CD:CF=1:2,求:cosF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Rt△ABC中,∠C=90°,AC=BC=2,D是△ABC内切圆圆心,设P是⊙D外的三角形ABC区域内的动点,若
CP
CA
CB
,则点(λ,μ)所在区域的面积为
1
2
-(
3
2
-
2
)π
1
2
-(
3
2
-
2
)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l∥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3)以DH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C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C′.
①当t>
35
时,连接C′C,设四边形ACC′A′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线段A′C′与射线BB,有公共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Rt△ABC中,AC=BC=1,∠BCA=90°.现将△ABC沿着平面ABC的法向量平移到△A1B1C1位置,已知AA1=2,分别取A1B1A1A的中点PQ.

(1)求的长;

(2)求cos〈〉,cos〈〉,并比较〈〉与〈〉的大小;

(3)求证:AB1C1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Rt△ABC中,AC⊥BC,且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2x+3y-6=0,顶点A(5,4),求AC所在的直线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