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直线的方程是指(    )

A.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B.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C.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且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D.以上都不对

C

解析:直接根据直线方程的定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点P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P到直线l1:x=-2的距离为d1,到点F(-1,0)的距离为d2,且
d2
d1
=
2
2

(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l1:x=-2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记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λ,使S22=λS1S3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进一步思考问题:若上述问题中直线l1:x=-
a2
c
、点F(-c,0)、曲线C:
x2
a2
+
y2
b2
=1(a>b>0,c=
a2-b2
)
,则使等式S22=λS1S3成立的λ的值仍保持不变.请给出你的判断
 
 (填写“不正确”或“正确”)(限于时间,这里不需要举反例,或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点P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P到直线l1:x=-2的距离为d1,到点F(-1,0)的距离为d2,且
d2
d1
=
2
2

(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l1:x=-2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记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λ,使
S
2
2
S1S3
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最小二乘法指的是把各个离差加起来作为总离差,并使之达到最小值的方法;
②最小二乘法是指把各离差的平方和作为总离差,并使之达到最小值的方法;
③线性回归就是由样本点去寻找一条直线,贴近这些样本点的数学方法;
④因为由任何一观测值都可以求得一个回归直线方程,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相关性检验.


  1. A.
    1个
  2. B.
    2个
  3. C.
    3个
  4. D.
    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科数学 题型:解答题

已知点P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d1,到点F(– 1,0)的距离为d2,且

(1)    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    直线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    记(AB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