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EC,且EC=AC=2BD,M是AE的中点.

求证:(1)DE=AD;

(2)平面BDM⊥平面ECA.

思路点拨:(1)要证明DE=AD,只需要证明Rt△DFE≌Rt△ABD;(2)注意点M为EA的中点,可取AC的中点N,先证明点N在平面BDM内,再证明平面BDM经过平面ECA的一条垂线即可.

证明:(1)取EC的中点F,连结DF.

∵EC⊥BC,易知DF∥BC,∴DF⊥EC.

在Rt△DFE和Rt△ABD中,FE=EC=BD,DF=BC=AB,∴Rt△DFE≌Rt△ABD.故DE=AD.

(2)取AC的中点N,连结MN、BN,则MN∥EC,MN=EC.

∴MN∥BD,即点N在平面BDM内.

又EC⊥平面ABC,

∴EC⊥BN.

又AC⊥BN,∴BN⊥平面ECA.

又∵平面BDM经过BN,

∴平面BDM⊥平面ECA.

[一通百通] 有关面面垂直的判定问题,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来考虑,将问题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从而将问题证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13分) 如图所示, PQ为平面的交线, 已知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 ∠BAP=45°.

(1)证明: BCPQ;

(2)设点C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点O, 当k取何值时, O在平面ABC内的射影G恰好为△ABC的重心?

(3)当时, 求二面角BACP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EA的中点,求证:DE=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斜边为AB的Rt△ABC,过A作PA⊥平面ABC,AE⊥PB,AF⊥PC,E,F分别为垂足.

(1)求证:PB⊥平面AEF;

(2)若∠PBA=∠BAC=45°,求二面角A-PB-C的大小;

(3)若PA=AB=2,∠BPC=θ,求θ为何值时,S△AEF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S为△ABC平面外一点,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求证:AB⊥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