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椭圆数学公式,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
(1)试探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求△AOB面积S的最小值.

解:(1)设A(x1,y1),B(x2,y2),
①当直线AB斜率不存在时,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x1=x2,y1=-y2
∵以AB为直径的圆D经过坐标原点,∴
∴x1x2+y1y2=0,∴x12-y12=0
∵x12+4y12=4,∴|x1|=|y1|=
∴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d=|x1|=
②当直线AB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代入椭圆方程,消元可得(1+4k2)x2+8kmx+4m2-4=0
∴x1+x2=-,x1x2=
∵以AB为直径的圆D经过坐标原点,∴
∴x1x2+y1y2=0,∴(1+k2-km×+m2=0
∴5m2=4(k2+1)
∴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d==
综上,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2)由(1)可知,在直角△OAB中,点O到直线AB的距离|OH|=,设∠OAH=θ,则∠BOH=θ
∴|OA|=,|OB|=
∴|OA||OB|=
∴2θ=,即时,|OA||OB|取得最小值为
∴△AOB面积S的最小值为
分析:(1)设A(x1,y1),B(x2,y2),分类讨论:①当直线AB斜率不存在时,由椭圆的对称性,可求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②当直线AB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利用三角函数表示出|OA|,|OB|,进而可求|OA||OB|的最小值,从而可求△AOB面积S的最小值.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圆与椭圆的综合,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怀化三模)已知椭圆C:
x2
a2
+
y2
b2
=1(a>b>0)
过点(
3
3
2
)
,离心率e=
1
2
,若点M(x0,y0)在椭圆C上,则点N(
x0
a
y0
b
)
称为点M的一个“椭点”,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若点A、B的“椭点”分别是P、Q,且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椭圆C的右顶点为D,上顶点为E,试探究△OAB的面积与△ODE的面积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椭C:
x2
a2
+
y2
b2
=1(a>b>0)的离心率为
1
2
,椭圆的短轴端点与双曲线
y2
2
-x2
=1的焦点重合,过P(4,0)且不垂直于x轴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Ⅰ)求椭C的方程;
(Ⅱ)求
OA
OB
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F1,F2为椭圆C:
x2
a2
+
y2
b2
=1
(a>b>0)的左、右焦点,D,E是椭圆的两个顶点,椭圆的离心率e=
3
2
S△DEF2=1-
3
2
.若点M(x0,y0)在椭圆C上,则点N(
x0
a
y0
b
)称为点M的一个“椭点”.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A,B两点的“椭点”分别为P,Q,已知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AOB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试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1•浦东新区三模)已知椭圆C的长轴长是焦距的两倍,其左、右焦点依次为F1、F2,抛物线M:y2=4mx(m>0)的准线与x轴交于F1,椭圆C与抛物线M的一个交点为P.
(1)当m=1时,求椭圆C的方程;
(2)在(1)的条件下,直线l过焦点F2,与抛物线M交于A、B两点,若弦长|AB|等于△PF1F2的周长,求直线l的方程;
(3)由抛物线弧y2=4mx(0≤x≤
2m
3
)
和椭圆弧
x2
4m2
+
y2
3m2
=1
(
2m
3
≤x≤2m)

(m>0)合成的曲线叫“抛椭圆”,是否存在以原点O为直角顶点,另两个顶点A1、A2落在“抛椭圆”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若存在,求出两直角边所在直线的斜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椭圆过点,离心率,若点M(x,y)在椭圆C上,则点称为点M的一个“椭点”,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若点A、B的“椭点”分别是P、Q,且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椭圆C的右顶点为D,上顶点为E,试探究△OAB的面积与△ODE的面积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