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本小题满分12分)w.w.w.k.s.5.u.c.o.m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AA1、B1C的中点,DE⊥平面BCC1

(Ⅰ)证明:AB=AC w.w.w.k.s.5.u.c.o.m    

(Ⅱ)设二面角A-BD-C为60°,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一:(Ⅰ)取BC中点F,连接EF,则EF,从而EFDA.

连接AF,则ADEF为平行四边形,从而AF//DE.又DE⊥平面,故AF⊥平面,从而AF⊥BC,即AF为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Ⅱ)作AG⊥BD,垂足为G,连接CG.由三垂线定理知CG⊥BD,故∠AG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600..

    设AC=2,则AG=.又AB=2,BC=,故AF=.

得2AD=,解得AD=.

故AD=AF.又AD⊥AF,所以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

因为BC⊥AF,BC⊥AD,AF∩AD=A,故BC⊥平面DEF,因此平面BCD⊥平面DEF.

连接AE、DF,设AE∩DF=H,则EH⊥DF,EH⊥平面BCD.

连接CH,则∠ECH为与平面BCD所成的角.w.w.w.k.s.5.u.c.o.m    

因ADEF为正方形,AD=,故EH=1,又EC==2,

所以∠ECH=300,即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0.

解法二:

(Ⅰ)以A为坐标原点,射线AB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xyz.

设B(1,0,0),C(0,b,0),D(0,0,c),则(1,0,2c),E(,c).

于是=(,0),=(-1,b,0).由DE⊥平面知DE⊥BC, =0,求得b=1,所以    AB=AC.

(Ⅱ)设平面BCD的法向量=(-1,1,

                         

0),=(-1,0,c),故                  

令x=1, 则y=1, z=,=(1,1, ).

又平面的法向量=(0,1,0)

由二面角为60°知,=60°,

故  °,求得 w.w.w.k.s.5.u.c.o.m    

于是   , 

            °

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30°


解析:

:要证明AB=AC w,,只需证明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垂直即可,所以这里要 

做辅助线.已知二面角的大小,做题过程要落实,从而找到个棱长的关系,

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常常利用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要证明B1C与平面BCD所成

的角,需要找到垂线和垂面.

       因为这是一个直棱柱,且AB⊥AC,所以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和求解,常用平面的法向量求线面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文)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4-2
3
sinx•cosx-2sin2x(x∈R)

(1)求函数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的递减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1•自贡三模)(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平面直角坐标中,O为原点,N为动点,|
ON
|=6,
ON
=
5
OM
.过点M作MM1丄y轴于M1,过N作NN1⊥x轴于点N1
OT
=
M1M
+
N1N
,记点T的轨迹为曲线C.
(I)求曲线C的方程:
(H)已知直线L与双曲线C:5x2-y2=36的右支相交于P、Q两点(其中点P在第-象限).线段OP交轨迹C于A,若
OP
=3
OA
,S△PAQ=-26tan∠PAQ求直线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函数  (Ⅰ)设集合P={1,2, 3}和Q={-1,1,2,3,4},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作为,求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概率;(Ⅱ)设点()是区域内的随机点,求函数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且。①求的最大值及最小值;②求的在定义域上的单调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本小题满分12分) 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A1A=,AB=,AC=2,A1C1=1,在线段上且=.

(I)证明:平面⊥平面

(I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