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长度为a(a>0)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P在线段AB上,且
AP
PB
(λ为常数且λ>0).
(I)求点P的轨迹方程C,并说明轨迹类型;
(II)当λ=2时,已知直线l1与原点O的距离为
a
2
,且直线l1与轨迹C有公共点,求直线l1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分析:(I)欲求点P的轨迹方程,设点P(x,y),只须求出其坐标x,y的关系式即可,由题意知点P满足于
AP
PB
得到一个关系式,再结合线段AB的长度为a(a>0)化简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最后对参数λ进行讨论来判断轨迹是什么图形即可.
(II)设直线l1的方程:y=kx+h,先由直线l1与原点O的距离为
a
2
,得出h与k的关系,再将直线方程代入(1)中的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9(4+k2)a2-81h2≥0即可求出斜率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I)设P(x,y)、A(x0,0)、B(0,y0),
AP
PB
?
x-x0=-λx
y=λ(y0-y)
?
x0=(1+λ)x
y0=
1+λ
λ
y

由此及|AB|=a?x02+y02=a2,得[(1+λ)x]2+[(
1+λ
λ
)y]2=a2

x2+
y2
λ2
=(
a
1+λ
)2
.(*)(3分)
①当0<λ<1时,方程(*)的轨迹是焦点为
1-λ
1+λ
a,0)

长轴长为
2
1+λ
a
的椭圆;
②当λ>1时,方程(*)的轨迹是焦点为(0,±
-1+λ
1+λ
a)

长轴长为
1+λ
a
的椭圆;
③当λ=1时,方程(*)的轨迹是焦点为以O点为圆心,
a
2
为半径的圆. (6分)
(II)设直线l1的方程:y=kx+h,
据题意有
|h|
1+k2
=
a
2
,即|h|=
a
2
1+k2
. (9分)
y=kx+h
9x2+
9
4
y2=a2

9(1+
k2
4
)x2+
9
2
khx+
9
4
h2-a2=0

因为直线l1与椭圆9x2+
9
4
y2=a2
有公共点,
所以△=9(4+k2)a2-81h2≥0,又把|h|=
a
2
1+k2
代入上式,
k2 ≤
7
5
,∴-
35
5
≤k≤
35
5
. (12分)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以及求动点轨迹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06•广州二模)长度为a(a>0)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P在线段AB上,且
AP
PB
(λ为常数且λ>0).
(Ⅰ)求点P的轨迹方程C;
(Ⅱ)当a=λ+1时,过点M(1,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l1和l2分别与曲线C相交于点N和Q(都异于点M),试问:△MNQ能不能是等腰三角形?若能,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长度为a(a>0)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P在线段AB上,且(λ为常数且λ>0).
(Ⅰ)求点P的轨迹方程C;
(Ⅱ)当a=λ+1时,过点M(1,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l1和l2分别与曲线C相交于点N和Q(都异于点M),试问:△MNQ能不能是等腰三角形?若能,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09年重庆十一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10)(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长度为a(a>0)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P在线段AB上,且(λ为常数且λ>0).
(I)求点P的轨迹方程C,并说明轨迹类型;
(II)当λ=2时,已知直线l1与原点O的距离为,且直线l1与轨迹C有公共点,求直线l1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年高考数学预测试卷(押题卷1)(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长度为a(a>0)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点P在线段AB上,且(λ为常数且λ>0).
(I)求点P的轨迹方程C,并说明轨迹类型;
(II)当λ=2时,已知直线l1与原点O的距离为,且直线l1与轨迹C有公共点,求直线l1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