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
x2
25
+
y2
9
=1,以及圆O:x2+y2=9,自椭圆上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M,N,直线MN在x轴与y轴的截距分别为a,b.
(1)若点P在第一象限且横坐标为4,求过点M,N,P的圆的方程;
(2)对于异于椭圆上顶点的任意点P,代数式
9
a2
+
25
b2
的值是否都恒为常数,并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分析:(1)由题设知P(4,
9
5
),由于MN为O的切点,得M,N在以OP为直径的圆上,从而过点M,N,P的圆是以OP为直径的圆,由此能求出过点M,N,P的圆的方程.
(2)设P(x0,y0),由(1)知点M,N的坐标满足圆的方程:x2+y2-xx0-yy0=0,点M.N的坐标满足x2+y2=9,两式相减得直线MN的方程:xx0+yy0=9,所以x0=
9
a
y0=
9
b
,由此求出
9
a2
+
25
b2
=
25
9
解答: 解:(1)由题设知椭圆C:
42
25
+
y2
9
=1,解得y=±
9
5

∵P在第一象限,∴P(4,
9
5
),
由于M,N为O的切点,则有OM⊥MP,ON⊥NP,
∴M,N在以OP为直径的圆上,
∴过点M,N,P的圆是以OP为直径的圆,
于是有(x-
4
2
)2+(y-
9
5
2
)2
=
42+(
9
5
)2
4

∴过点M,N,P的圆的方程为:(x-2)2+(y-
9
10
)2=
481
100

(2)设P(x0,y0),由(1)知点M,N的坐标满足圆的方程:
(x-
x0
2
)2+(y-
y0
2
)2=
x02+y02
4
,即x2+y2-xx0-yy0=0,①
又点M,N在O上,点M.N的坐标满足x2+y2=9,②
②-①,得:xx0+yy0=9,
这就是直线MN的方程,截距为a=
9
x0
,b=
9
y0

x0=
9
a
y0=
9
b

又点P(x0,y0)在椭圆上,
(
9
a
)2
25
+
(
9
b
)2
9
=1

9
a2
+
25
b2
=
25
9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考查代数式的值是否恒为常数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合理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osB=
1
4
sinC
sinA
=2,且S△ABC=
15
4
,则b=(  )
A、4B、3C、2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设Ox,Oy为平面内相交成60°角的两条数轴,
e1
e2
分别是与x轴、y轴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若向量
OP
=x
e1
+y
e2
,则把有序实数对(x,y)叫做向量
OP
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已知P点的坐标为(1,1).
(Ⅰ)求|
OP
|;
(Ⅱ)过点P作直线l分别与x轴、y轴正方向交于点A,B,试确定A,B的位置,使△OAB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设bn=
an
3n
,记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求Tn的通项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集合A={x|ax>1(a≠0)},B={x|x2-1>0},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圆心为C的圆(x-1)2+y2=6内有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  
(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求直线l的方程. 
(3)当△ACB的面积为
5
时,求直线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若函数f(x)=
|x|
x+2
-ax2,其中a∈R,
(1)当a=2时,求函数f(x)的零点;
(2)当a>0时,求证:函数f(x)在(0,+∞)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3)若函数f(x)有四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
5
,0),P(
3
2
3
)为椭圆上一点,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M(1,1).
(1)求椭圆的方程.
(2)求线段AB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动点P的轨迹是曲线C,满足点P到点F(-4,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l:x=-1的距离|PQ|之比为常数,又点(2,0)在曲线C上.
(1)求曲线C的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y=kx-2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和N,且线段MN的中点为A(1,1).若存在求出求实数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