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CD=
2
,∠ADC=45°,AE⊥BC,垂足为E,沿直线AE将△BAE翻折成△B′AE,使得平面B′AE⊥平面AECD.连接B′D,P是B′D上的点.
(I)当B′P=PD时,求证CP⊥平面AB′D;
(Ⅱ)当B′P=2PD时,求二面角P-AC-D的余弦值.
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出EC、EA、EB'两两互相垂直,因此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得出A、B'、C、D、E和P各点的坐标后,可得向量
AB‘
AD
CP
坐标,从而算出
CP
AB‘
=0,得到CP⊥AB'.同理CP⊥AD,结合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即可证出CP⊥平面AB′D;
(2)根据
B′P
=2
PD
,算出P(
4
3
2
3
1
3
),利用垂直的两个向量数量积为0的方法,建立方程组解出
m
=(1,1,-3)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而平面DAC的一个法向量为
n
=(0,0,1),由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算出得cos<
m
n
>=
3
11
11
,即可得出二面角P-AC-D的余弦值.
解答:解:(1)∵AE⊥B'E,平面B′AE⊥平面AECD,平面B′AE∩平面AECD=AE
∴B'E⊥平面AECD,结合EC?平面AECD,可得B'E⊥CE
分别以EC、EA、EB'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可得A(0,1,0),B'(0,0,1),C(1,0,0),D(2,1,0),E(0,0,0),P(1,
1
2
1
2
).
AB‘
=(0,-1,1),
AD
=(2,0,0),
CP
=(0,
1
2
1
2
).
CP
AB‘
=0×0+(-1)×
1
2
+1×
1
2
=0,
CP
AB‘
,即CP⊥AB'.同理可得CP⊥AD
又∵AB'、AD是平面AB′D内的相交直线,
∴CP⊥平面AB′D;
(2)设P(x,y,z),可得
B′P
=(x,y,z-1),
PD
=(2-x,1-y,-z)
∵B'P=2PD,即
B′P
=2
PD
,可得x=
4
3
,y=
2
3
,z=
1
3

∴P(
4
3
2
3
1
3
),得
AP
=(
4
3
,-
1
3
1
3
),
AC
=(1,-1,0)
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
m
=(p,q,r),则
m
AP
=
4p
3
-
q
3
+
r
3
=0
m
AC
=p-q=0

取p=1,得q=1,r=-3,则
m
=(1,1,-3),
又∵平面DAC的一个法向量为
n
=(0,0,1),
∴由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得cos<
m
n
>=
m
n
|m|
|n|
=
3
11
11

由此可得二面角P-AC-D的余弦值等于
3
11
11
点评:本题在特殊的四棱锥中求证空间的垂直位置关系,并求二面角的大小.着重考查了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定义及其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同时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降低思维难度,思路相对固定,是解决几何体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E、F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EF∥平面P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CD=
2
,∠ADC=45°,AE⊥BC,垂足为E,沿直线AE将△BAE翻折成△B′AE,使得平面B′AE⊥平面AECD.连接B′D,P是B′D上的点.
(Ⅰ)当B′P=PD时,求证:CP⊥平面AB′D;
(Ⅱ)当B′P=2PD时,求二面角P-AC-D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1,AD=2,∠ADC=60°,AF=
3

(1)求证:AC⊥BF;
(2)求二面角F-BD-A的余弦值;
(3)求点A到平面FBD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BD⊥CD,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平面ADEF⊥平面ABCD,G,H分别是DF,BE的中点.
(Ⅰ)求证:GH∥平面CDE;
(Ⅱ)当四棱锥F-ABCD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求平面ECF与平面ABCD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BC=2,∠BAD=60°,E为BC边上的中点,F为平行四边形内(包括边界)一动点,则
AE
AF
的最大值为
31
2
3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