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区域D内的动点P到直线x+y=0和直线x-y=0的距离之积为1.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曲线C的方程;
(Ⅱ)过点F(2,0)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求线段AB的长.
【答案】分析:(Ⅰ)动点P(x,y),根据题意可知×=1,整理得|x2-y2|=2.根据P∈D推断出x+y>0,x-y>0,进而可得x2-y2>0,答案可得.
(Ⅱ)设A(x1,y1),B(x2,y2),进而可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Q的坐标,根据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推断r=|AB|=.进而根据双曲线定义得|AB|=|AF|+|BF|,进而求得x1+x2的值,求得线段AB的长.
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平面区域D如图阴影所示.

设动点P(x,y),则×=1,
即|x2-y2|=2.
∵P∈D、
∴x+y>0,x-y>0,即x2-y2>0.
∴x2-y2=2(x>0).
即曲线C的方程为-=1(x>0).
(Ⅱ)设A(x1,y1),B(x2,y2),
∴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Q(),
∵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半径r=|AB|=
即|AB|=x1+x2.①
∵曲线C的方程为-=1(x>0),
∴F(2,0)为其焦点,相应的准线方程为x=1,离心率e=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
∴|AB|=|AF|+|BF|=(x1-1)+(x2-1)=(x1+x2)-2.②
由①,②可得,x1+x2=(x1+x2)-2
由此可得x1+x2=4+2
∴线段AB的长为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运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二)理数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的图像上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第四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班质量检测理科数学 题型:选择题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若,则满足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卷 题型:选择题

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的图像上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年高考试题(北京卷)解析版(理) 题型:本大题

 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的图像上

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3]         (B )[2,3]        (C ) (1,2]           (D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