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方程x+y+z=10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方程x+y+z=10的正整数解,得出x,y,z的取值范围,列出所有的可能即可.
解答:解:根据已知条件,∵x+y+z=10,且x、y、z为正整数,
∴1≤x≤8,1≤y≤8,1≤z≤8.
列出所有的可能:
当x=1时,y可以取1,2,3,4,5,6,7,8,共8种情况;
当x=2时,y可以取1,2,3,4,5,6,7,共7种情况;
当x=3时,y可以取1,2,3,4,5,6,共6种情况;
当x=4时,y可以取1,2,3,4,5,共5种情况;
当x=5时,y可以取1,2,3,4,共4种情况;
当x=6时,y可以取1,2,3,共3种情况;
当x=7时,y可以取1,2共2种情况;
当x=8时,y可以取1,共1种情况;
所以共有8+7+6+5+4+3+2+1=36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存在性及个数判断,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从O外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AB与OP交于点M,设CD为过点M且不过圆心O的一条弦,
求证: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1=[
 
1
1
],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p=2
2
sin(θ-
π
4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1+
4
5
t
y=-1-
3
5
t
(t为参数),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x,y,z满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选做题]在下面A,B,C,D四个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延长BC到点D,使CD=AC,连接AD交⊙O于点E,连接BE与AC交于点F,判断BE是否平分∠ABC,并说明理由.
B.选修4-2:短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M=
1
2
0
02
,矩阵M对应的变换把曲线y=sinx变为曲线C,求C的方程.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sin(θ+
π
4
)
,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x,y,z∈R,且x+y+z=3,求x2+y2+z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四区县高三(上)联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从O外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AB与OP交于点M,设CD为过点M且不过圆心O的一条弦,
求证: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1=[],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p=2sin(),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x,y,z满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09-201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选做题]在下面A,B,C,D四个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延长BC到点D,使CD=AC,连接AD交⊙O于点E,连接BE与AC交于点F,判断BE是否平分∠ABC,并说明理由.
B.选修4-2:短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矩阵M对应的变换把曲线y=sinx变为曲线C,求C的方程.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x,y,z∈R,且x+y+z=3,求x2+y2+z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