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定圆,动圆过点且与圆相切,记圆心的轨迹为.

(I)求轨迹的方程;

)若与轴不重合的直线过点,且与轨迹交于两点,问:在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若存在,试求出点的坐标和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I)因为点在圆内,所以圆内切于圆,因为,所以点的轨迹为以为焦点的椭圆,……3分

,所以,所以轨迹的方程为.……5分

)设直线的方程为

,…………………………6分

,所以

根据题意,假设轴上存在定点

使得为定值.…………8分

要使上式为定值,即与无关,则,…………10分

解得,此时

所以在轴上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且定值为.……1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两会)将分别20173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推出两会热点大型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民生问题是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现从参与者中随机选出200人,并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第,第,第,第,第,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现在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人,再从这12人中随机抽取3人赠送礼品,求抽取的3人中至少有人年龄在第3组的概率;

(2)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人数很多)中任意选出3人,记关注民生问题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与期望;

(3)把年龄在第1,2,3组的居民称为青少年组,年龄在第4,5组的居民称为中老年组,若选出的200人中关注民生问题的人中老年人有10人,问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关注民生问题与年龄有关?

附: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点在椭圆上,设分别为左顶点、上顶点、下顶点,且下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如图所示,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交轴于点,若中点,过作与直线垂直的直线,证明:对于任意的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当x∈(﹣∞,0]时的解析式为f(x)=x2+2x
(1)求函数f(x)在R上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f(x)的图象并直接写出它的单调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以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的普通方程和的倾斜角;

(2)设点 交于两点,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以为圆心的圆 )与圆交于 两点.

(1)若直线与圆切于第一象限,且与坐标轴交于 ,当直线长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

(2)设是圆上异于 的任意一点,直线分别与轴交于点,问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f(x)=x3﹣3x.

(Ⅰ)求函数f(x)的极值;

(Ⅱ)若关于x的方程f(x)=k有3个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然而有时候最不善待生命的恰恰是人类自己,在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的今天,由于不懂得交通法规,以及人们的交通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在交通复杂多变的地方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接连不断.为了警示市民,某市对近三年内某多发事故路口在每天时间段内发生的480次事故中随机抽取100次进行调研,数据按事发时间分成8组:(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图中的值,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480次交通事故发生在时间段的次数;

(Ⅱ)在抽出的100次交通事故中按时间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次进行个案分析,再从这10次交通事故中选取3次交通事故作重点专题研究.记这3次交通事故中发生时间在的次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个人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2)甲、乙、丙三人必须在一起

(3)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