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于素数p,定义集合 .
及 .试求所有的素数p,使得
.
【答案】满足条件的所有素数p为2、3、5、13、17.
【解析】
1.首先验算当p=2,3,5,13,17时,满足题意.
i.当p=2时,对任意,a、b、c均为奇数或两奇一偶,此时,
.
故.
ii.当p=3时,由平方数模3余0或1得
或.
因此,
iii.当p=5时,若
.
由模5余0或±1,得不能模5同为1或-1,此时必有
.
因此,.
iv.当p=13时,若
.
由模13余0或±1或±3或±4,经验算得中有一个模13为0或-1,此时必有
或
或
因此,
v.当=p=17时,若
.
由模17余0或±1或±2或±4或±8,经验算得中有一个模17为0或-1,此时必有
或
或
因此,.
2.证明:当,且p>3时,不满足题意.
只需证明存在,而即可.
事实上,由p>3,知存在整数c,使得
.
由无解.
在模p意义下,定义函数,
.
若,则
.
于是,f为单射(在模p意义下).
因此,f的值域中共有个值.
由抽屉原理,知存在整数b,使得
.
注意到,b≠0(否则,与,矛盾),且a≠0(否则,与,矛盾).
若,则由
.
而,,,于是,
.
故当且p>3时,不满足题意.
3.证明:当,且p>17时,不满足题意.
先证明两个引理.
引理1 若p为奇素数,kt≠0,则
,
其中,Z为模p的完系,表示勒让德符号.
引理1的证明 设模p的二次非零剩余构成集合A,非二次剩余构成集合B.
若,则.
而遍历0一次,遍历集合A中每个元素恰两次,故
.
若,则.
而遍历0一次,遍历集合B中每个元素恰两次,故
=
=.
因此, .
引理2 设.则方程
①
至少有p-1组解.
引理2的证明 方程①等价于
至少有p-1组解.
固定有组解.
于是,共有组解.
由引理1及,得
.
回到原题.
令c=a+b,其中,S为的解集,则
=
=.
于是, .
若,则有下列四种情形:
ⅰ.至多有两个值(a,b).
ⅱ.至多有两个值(a,b).
ⅲ.且至多有两个值(a,b).
ⅳ.,此时,
.
而,故
至多6个b的解.
又一个b至多可确定两个a,于是,至多有12个值(a,b).
综上,至多有18个值,使得
.
又p>17时,p+1>18,则必存在一组,而.
故.
因此,满足条件的所有素数p为2、2、5、13、17.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城市的公交公司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科学规划车辆投放,在一个人员密集流动地段增设一个起点站,为了研究车辆发车间隔时间与乘客等候人数之间的关系,经过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间隔时间(分钟)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等待人数(人) | 23 | 25 | 26 | 29 | 28 | 31 |
调查小组先从这六组数据中选取四组数据作线性回归分析,然后用剩下的两组数据进行检验
(1)求从这六组数据中选取四组数据后,剩下的的两组数据不相邻的概率:
(2)若先取的是后面四组数据,求关干的线性回归方程;
(3)规定根据(2)中线性回归方程预利的数据与用剩下的两组实际数据相差不超过人,则所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是“最佳回归方程”,请判断(2)中所求的是 “最佳回归方程”吗?为了使等候的乘客不超过人,则间隔时间设置为分钟合适吗?
附:对于一组组数据, 其回归直线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个国家对退休年龄都有不一样的规定,从2018年开始,我国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一直在网上热议,为了了解市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现从某地市民中随机选取100人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
年龄段(单位:岁) | ||||||
被调查的人数 | ||||||
赞成的人数 |
(1)从赞成“延迟退休”的人中任选1人,此人年龄在的概率为,求出表格中的值;
(2)若从年龄在的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按照是否赞成“延迟退休”进行分层抽样,从中抽取10人参与某项调查,然后再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4人参加座谈会,记这4人中赞成“延迟退休”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是1,2,…,n的一个排列,把排在的左边且比小的数的个数为(=1,2,…n)的顺序数,如在排列6,4,5,3,2,1中,5的顺序数为1,3的顺序数为0,则在1至 8这8个数的排列中,8的顺序数为2,7的顺序数为3,5的顺序数为3的不同排列的种数为 ()
A.120B.48C.144D.1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
(Ⅰ)证明: BC1//平面A1CD;
(Ⅱ)设AA1= AC=CB=2,AB=2,求三棱锥C一A1DE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
(Ⅰ)若,解不等式;
(Ⅱ)设是函数的四个不同的零点,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其中三个零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的调整.调整如下: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全部收入额减除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调整前后的计算方法如下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调整前)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调整后) | ||||
免征额3500元 | 免征额5000元 |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 不超过1500元部分 | 3 | 1 | 不超过3000元部分 | 3 |
2 |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1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3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 | ... | ... | ... | ... | ... |
(1)假如小红某月的工资、薪金等所得税前收入总和不高于8000元,记
(2)某税务部门在小红所在公司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月100个不同层次员工的税前收入,并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收入(元) | ||||||
人数 | 30 | 40 | 10 | 8 | 7 | 5 |
先从收入在及的人群中按分层抽样抽取7人,再从中选2人作为新纳税法知识宣讲员,求两个宣讲员不全是同一收入人群的概率;
(3)小红该月的工资、薪金等税前收入为7500元时,请你帮小红算一下调整后小红的实际收入比调整前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