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面ABCD是直角梯形,M为侧棱PD上一点.该四棱锥的俯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2所示.
(Ⅰ)证明:BC⊥平面PBD;
(Ⅱ)证明:AM∥平面PBC;
(Ⅲ)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N,使AM与B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找到所有符合要求的点N,并求CN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分析:(Ⅰ)利用俯视图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C⊥BD,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BC⊥PD,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Ⅱ)取PC上一点Q,使PQ:PC=1:4,连接MQ,BQ.利用左视图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出MQ∥CD,
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出AM∥BQ,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Ⅲ)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的夹角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Ⅰ)证明:由俯视图可得,BD2+BC2=CD2
∴BC⊥BD.
又∵PD⊥平面ABCD,
∴BC⊥PD,
∵BD∩PD=D,
∴BC⊥平面PBD.
(Ⅱ)证明:取PC上一点Q,使PQ:PC=1:4,连接MQ,BQ.
由左视图知 PM:PD=1:4,∴MQ∥CD,
在△BCD中,易得∠CDB=60°,∴∠ADB=30°.
又 BD=2,∴AB=1,
又∵AB∥CD,
∴AB∥MQ,AB=MQ.
∴四边形ABQM为平行四边形,
∴AM∥BQ.
∵AM?平面PBC,BQ?平面PBC,
∴直线AM∥平面PBC.
(Ⅲ)解:线段CD上存在点N,使AM与B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证明如下:
∵PD⊥平面ABCD,DA⊥DC,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 ,其中N(0,t,0).

要使AM与B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有 
,解得 t=0或2,均适合N(0,t,0).
故点N位于D点处,此时CN=4;或CD中点处,此时CN=2,有AM与B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点评:熟练掌握由三视图得到线面位置关系和数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是PB中点,过A、N、D三点的平面交PC于M.
(1)求证:DP∥平面ANC;
(2)求证:M是PC中点;
(3)求证:平面PBC⊥平面A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为AD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
(2)求证:AD⊥PB;
(3)求二面角A-BC-P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2
3
的菱形,∠BAD=120°且PA⊥面ABCD,PA=2
6
,M,N分别为PB,PD的中点.
(1)证明:MN∥面ABCD;
(2)过点A作AQ⊥PC,垂足为点Q,求二面角A-MN-Q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AB=3,AD=2,PA=2,PD=2
2
,∠PAB=60°.
(1)求证:AD⊥平面PAB;
(2)求二面角A-PB-D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BC∥AD且BC:AD=1:2.
(1)求三棱锥A-PCD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
(2)在P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CM与平面PAB平行?证明你的结论.
(3)若∠BAD=90°且AB=AD,顶点P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恰还落在AB的中点0上,求证:PD⊥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