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的交点是A(3,0)、B(6,0),与y轴的交点是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P(x,y)(0<x<6)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作PQ∥y轴交直线BC于点Q.
①当x取何值时,线段PQ的长度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是多少?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OQA为直角?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直接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a,b的值,则抛物线的方程可求;
(2)①首先求出C点坐标,设出直线BC的方程后把B,C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BC的方程,线段PQ的长度用P点的横坐标表示,配方后根据x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求得最大值;并求出此时x的取值;
②假设存在点P,使得∠OQA为直角,由平面几何知识、利用角的关系得到△ODQ∽△QDA,由对应边成比例得到DQ2=OD•DA代入线段长度后得到关于x的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解答:解:(1)∵抛物线过A(3,0),B(6,0),
9a+3b+2=0
36a+6b+2=0

解得:
a=
1
9
b=-1

∴所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y=
1
9
x2-x+2

(2)①∵当x=0时,y=2,
∴点C的坐标为(0,2),
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是y=kx+b,
则有
6k+b=0
b=2

解得:
k=-
1
3
b=2

∴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是y=-
1
3
x+2

∵0<x<6,
PQ=yQ-yP=(-
1
3
x+2)-(
1
9
x2-x+2)
=-
1
9
x2+
2
3
x

=-
1
9
(x-3)2+1

∴当x=3时,线段PQ的长度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1;
②存在这样的点P(
3
2
3
4
)
P(
12
5
6
25
)
,使∠OQA为直角.
事实上,
当∠OQA=90°时,设PQ与x轴交于点D,
∵∠ODQ+∠ADQ=90°,∠QAD+∠AQD=90°,∴∠OQD=∠QAD,
又∵∠ODQ=∠QDA=90°,∴△ODQ∽△QDA,
DQ
OD
=
DA
DQ
,即DQ2=OD•DA.
(-
1
3
x+2)2=x(3-x)
,整理得:10x2-39x+36=0.
x1=
3
2
x2=
12
5

y1=
1
9
×(
3
2
)2-
3
2
+2=
3
4
y2=
1
9
×(
12
5
)2-
3
2
+2=
6
25

P(
3
2
3
4
)
P(
12
5
6
25
)

∴所求的点P的坐标是P(
3
2
3
4
)
P(
12
5
6
25
)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考查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运算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把形的关系转化为量的关系,是压轴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y=
1
4
x2
相切于点P(2,1),且与x轴交于点A,O为坐标原点,定点B的坐标为(2,0).
(1)若动点M满足
AB
BM
+
2
|
AM
|=0
,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
(2)若过点B的直线l'(斜率不等于零)与(1)中的轨迹C交于不同
的两点E、F(E在B、F之间),且
BE
BF
,试求λ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抛物线C1:x2=2py(p>0)的焦点为F,椭圆C2
x2
a2
+
y2
b2
=1
(a>b>0)的离心率e=
3
2
,C1与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3
1
2

(1)求抛物线C1及椭圆C2的方程;
(2)已知直线l:y=kx+t(k≠0,t>0)与椭圆C2交于不同两点A、B,点M满足
AM
+
BM
=
0
,直线FM的斜率为k1,试证明k•k1
-1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抛物线y=ax2-5ax+4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已知BC∥x轴,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且AC=BC.
(1)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探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07-200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实验班选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抛物线y=ax2-5ax+4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已知BC∥x轴,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且AC=BC.
(1)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探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