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连接BD交AC于F,连EF.可证EF∥D1B,又EF?平面EAC,从而可求得BD1∥平面EAC.
(Ⅱ)先证明AC⊥BD,有DD1⊥平面ABCD,又AC?平面ABCD,可证明DD1⊥AC,从而可证AC⊥平面D1DB,即证明平面D1DB⊥平面AEC.
解答 证明:(Ⅰ)BD交AC于F,连EF,
因为F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
所长F为AC、BD的中点,
在DD1B中,E、F分别为DD1、DB的中点,
所以EF∥D1B,
又EF?平面EAC,所以BD1∥平面EAC;
(Ⅱ)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
又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DD1⊥平面ABCD,
又AC?平面ABCD,∴DD1⊥AC
DD1?平面D1DB,BD?平面D1DB,BD∩DD1=D
∴AC⊥平面D1DB
∵AC?平面AEC,
∴平面D1DB⊥平面AE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了转化思想,综合性较强,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充要条件 | B. | 充分不必要条件 | ||
C. | 必要不充分条件 | D. |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sqrt{2}$ | B. | $-3+2\sqrt{2}$ | C. | $-3±2\sqrt{2}$ | D. | $3±2\sqr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