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已知AB=5,E、F、P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设数学公式,将△ABC沿EF折起到△A1EF的位置,使二面角A1-EF-B的大小为数学公式,连接A1B、A1P(如图2).
(1)求证:PF∥平面A1EB;
(2)若EF⊥平面A1EB,求x的值;
(3)当EF⊥平面A1EB时,求平面A1BP与平面A1EF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1)证明:∵CF=CP=x,CA=CB,∴PF∥BE
∵PF?平面A1BE,BE?平面A1BE
∴PF∥平面A1EB;
(2)解:若EF⊥平面A1EB,则EF⊥AE,∠AEF=90°
∵∠EAF=60°,∴
,∴x=1
(3)解:∵二面角A1-EF-B的大小为,且EF⊥平面A1EB,
∴EF⊥BE,A1E⊥EF,平面A1EF∩平面BEF=EF
∴A1E⊥平面BEF
∵BE?平面BEF
∴A1E⊥BE
∴EF,BE,A1E两两互相垂直
以E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已知得,BE=1,A1E=2,PF=FC=PC=1,EF=2
∴E(0,0,0),A1(0,0,2),B(3,0,0),P(1,2,0),F(0,2,0)

是平面A1EF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1BP的法向量为,则,∴,∴=(
∴平面A1BP与平面A1EF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分析:(1)证明PF∥平面A1E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PF∥BE即可;
(2)若EF⊥平面A1EB,则EF⊥AE,∠AEF=90°,从而可得,故可求x的值;
(3)证明EF,BE,A1E两两互相垂直,以E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与向量,确定是平面A1EF的一个法向量,平面A1BP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平面A1BP与平面A1EF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对于图形的翻折问题,关健是利用翻折前后的不变量,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适当选取是立体几何的核心考点之一.是高考数学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2011年四川省高二第二阶段考试理科数学 题型:选择题

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H、I、J分别为AF、AD、BE、DE的中点.将△ABC沿DE、EF、DF折成三棱锥以后,GH与IJ所成角的度数为(    )

A.90°             B.60°            C.45°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1)试判断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E-DF-C的余弦值;
(3)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P⊥DE?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在△ABC中,=a,=b,=c.若a·b=b·c=c·a.求证:△ABC为正三角形.

图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己知在锐角ΔABC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I )求角大小;

(II)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20.如图1,在平面内,的矩形,是正三角形,将沿折起,使如图2,的中点,设直线过点且垂直于矩形所在平面,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与点位于平面的同侧。

(1)求证:平面

(2)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若,求线段长的取值范围。

 


21.已知A,B是椭圆的左,右顶点,,过椭圆C的右焦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点M,N,交直线于点P,且直线PA,PF,PB的斜率成等差数列,R和Q是椭圆上的两动点,R和Q的横坐标之和为2,RQ的中垂线交X轴于T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三角形MNT的面积的最大值

22. 已知函数

(Ⅰ)若上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且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试求的值。

(Ⅱ)若为奇函数:

(1)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为增函数,为减函数,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果当时,都有恒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2011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二第二阶段考试理科数学 题型:单选题

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H、I、J分别为AF、AD、BE、DE的中点.将△ABC沿DE、EF、DF折成三棱锥以后,GH与IJ所成角的度数为(   )

A.90°            B.60°            C.45°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