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n},首项a1=2,Sn为其前n项和,且2S1 , 2S2 , 3S3成等比数列.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bn= ,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
【答案】
(1)解:设递增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d>0),
2S1,2S2,3S3成等比数列,可得(2S2)2=2S13S3,
即有(4a1+2d)2=2a13(3a1+3d),
由a1=2,可得d2﹣d﹣2=0,
解得d=2(﹣1舍去),
则an=a1+(n﹣1)d=2+2(n﹣1)=2n;
(2)解:bn= = = ﹣ ,
则前n项和Tn=1﹣ + ﹣ + ﹣ +…+ ﹣
=1﹣ = .
【解析】(1)设递增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d>0),运用等比数列的中项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通项公式,即可得到所求;(2)求得bn= = ﹣ ,运用数列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求和,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和.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数列的前n项和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以及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理解,了解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圆O:x2+y2=r2(r>0),点P为圆O上任意一点(不在坐标轴上),过点P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分别交圆O于另一点A,B.
(1)当直线PA的斜率为2时,
①若点A的坐标为(﹣ ,﹣ ),求点P的坐标;
②若点P的横坐标为2,且PA=2PB,求r的值;
(2)当点P在圆O上移动时,求证:直线OP与A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1=0,∠A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0,点C的坐标为(1,2).
(1)求点A和点B的坐标;
(2)又过点C作直线l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M,N,求△MON的面积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x)=lnx,g(x)= x2+mx+ (m<0),直线l与函数f(x)的图象相切,切点的横坐标为1,且直线l与函数g(x)的图象也相切.
(1)求直线l的方程及实数m的值;
(2)若h(x)=f(x)﹣x+3,求函数h(x)的最大值;
(3)当0<b<a时,求证:f(a+b)﹣f(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随机抽取部分工人调查其上班路上所需时间(单位:分钟),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上班路上所需时间的范围是[0,100],样本数据分组为[0,20),[20,40),[40,60),[60,80),[80,100].
(1)求直方图中a的值;
(2)如果上班路上所需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工人可申请在工厂住宿,若招工2400人,请估计所招工人中有多少名工人可以申请住宿;
(3)该工厂工人上班路上所需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100人,1000人,为了了解两个学校全体高三年级学生在该地区二模考试的数学成绩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两个学校一共抽取了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作出了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甲校:
乙校:
(1)计算的值;
(2)若规定考试成绩在内为优秀,请根据样本估计乙校数学成绩的优秀率;
(3)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