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监察和控制的,这些神经就像一个温度传感器,对人体血液的温度很敏感。当流过“下丘脑”的血液的温度高于正常值时,它促使人体散热机制活跃起来,使人出汗。轻量级举重运动员参赛前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通过大量汗达到减少体重的目的。如果一位体重M = 60 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的排汗量是m = 0.21 kg,而且这些汗水都从运动员身上蒸发掉了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降低Δt多少?已知常温下水的汽化热是L = 2.4×106 J/kg,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认为人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等为c = 4.2×103 J/(kg·℃)。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一长方形木块锯开为A,B两部分后,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 )
A.A受到三个力作用B.B受到五个力作用
C.A对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向下D.A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点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又返回A点,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势能Ep和机械能E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着相距的两块要同的长木板A、B,每块木板长均为L,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C以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滑上木板A的左端,C的质量为每块木板质量2倍,C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
。若A、B碰后速度相同但不粘连,碰撞时间极短,且A和B碰撞时C恰好运动到A的最右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木板A与木板B相碰前瞬间的速度v1;
(2)木板A的长度L;
(3)木板A、B最终停下时,两者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粒子为α粒子
B. 若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 生成的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 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轻绳吊起一重物B,开始时用力按住A使A不动,现设法使A以速度=4 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连接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设此时B的速度大小为
(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与滑轮间摩擦,则
A. A不动时B对轻绳的拉力就是B的重力
B. 当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5 m/s
C. 当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3.2 m/s
D. B上升到滑轮处前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Rx.
(1)表内电池的____极与红表笔相连;
(2)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把选择开关旋到“×10”档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应选用______________档位,更换档位重新测量之前应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
(3)接下来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仪器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___________.
(4)该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的电阻Rx的值将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B置于物体A上。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A相连,B和A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做往复运动。已知在运动过程中,B和A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呈水平状态,且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当二者一起水平向右运动到速度为0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此时( )
A.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弹簧对A的弹力大小为kx
D.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k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体OCD由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A、B拼接而成,P为两材料在CD边上的交点,且DP>CP.现OD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无初速从C滑到D,然后将OC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无初速从D滑到C,小物块两次滑动到达P点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次滑到P点速率大
B.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D. 第一次滑到P点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