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I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拖着纸带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Ⅱ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列各种装置图,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只能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细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弯管末端B一定要水平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每秒15帧的录像获得平抛轨迹
Ⅲ.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对象)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小车能够自由地做
 
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
 
小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接下来,甲同学研究: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其受到的牵引力的关系;乙同学研究:在保持受到的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下图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福建模拟)Ⅰ(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D
BD

A、用同一根橡皮筋,每次从不同位置释放小车,可以得到不同的弹力做的功
B、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如果用1根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W;用2根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2W;用3根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3W;…ks5u
C、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是因为橡皮筋弹力太小
D、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是因为木板倾角太小,没有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
(2)在上述实验中,该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若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为
0.860
0.860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II.在测一节干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4Ω)
B.电压表V1(量程0~2V,内阻约为2000Ω)
C.电压表V2(量程0~6V,内阻约为6000Ω)
D.电阻箱R1(最大电阻99.9Ω,额定电流1A)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2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200Ω,额定电流1A)ks5u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择
B
B
,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D
D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2)请在下面所给虚线框内画出利用所选器材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多组路端电压和外电阻的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后,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如图所示图线.由图线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1.4
1.4
V,内阻r=
3.3
3.3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D、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它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石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8年上海黄埔模拟)(10分) 辨析题: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利用图象求出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6N时,A物体的加速度aA=2.0m/s2,B物体的加速度aB=1.0m/s2,根据牛顿定律导出: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A、B的斜率为:

kA=tan450=1,  kB=tan26034=0.5,

而斜率

 

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请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