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一定带正电

B. 小球b的周期为

C. 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外力F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答案】CD

【解析】小球abc均做半径相同的圆周运动,且受力情况相同,故三个小球的各运动参量大小均相等。以小球a为例,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小球d对小球a的引力的水平分力及小球bc对小球a斥力的合力提供,仅可以判断四个小球所带电荷电性的异同,不能确定小球a是否带正电,A项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其中hR,解得a,C项正确;向心加速度公式aR,可得,B项错;对小球d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D项正确;故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质量为10-3g的小物块从该水平面内的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其电场强度

B. 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 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 两点电势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点电荷周围任一点的电势大小的公式为,式中常量k为静电力常量,Q为场源电荷所带的电量,r为该点距点电荷的距离。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OA间距离为L,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OB间的距离为

B. A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C. A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D. OB间的距离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的动能分别为26eV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4eV时,它的动能应为(

A. 8eV B. 16eV C. 20eV D. 34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某一带电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由此图可作出正确的判断是(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C.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物理课外活动中,刘聪同学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甲为电表的电路原理图.已知选用的电流表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10mA,当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250V的电压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排刻度均匀,C为上排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由于粗心上排刻度线对应数值没有标出.

1)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选择开关接1时其读数为 ;选择开关接3时其读数为

2)为了测该多用电表欧姆挡的电阻和表内电源的电动势,刘聪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1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

将多用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C处,此时电阻箱如图丙所示,则C处刻度应为 Ω

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调零后将电表红黑表笔与某一待测电阻相连,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在坐标轴x=0和x=20 m处有两个连续振动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相向传播的两列波,t=0 时刻两列波刚好传到x=2 m和x=16 m处,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5 m/s。求:

t=0t=2.5 s这段时间内,x=7 m处质点运动的路程;

t=10 s时,x=12 m处质点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上绕地球运动,近地点Q到地心O的距离为a远地点P到地心O的距离为b,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Q点时,速率为

B. 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

C. 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

D. 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