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于负电荷(或无限远处)的曲线
B.一对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并不想交 但两对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C.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D.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分析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引入的,并非实际存在的,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不同.

解答 解:A、根据电场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的曲线,故A正确.
B、同一静电场中,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能相交,否则交点处电场强度方向就有两个,故B错误.
C、电场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引入的,是假想的曲线,并不存在,故C错误.
D、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是两回事,不一定重合,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抓住电场线几个特点进行解答:不闭合、不存在,不相交,与电荷的运动轨迹不是一回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0,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D
A.钩码的个数N1=N2=2,N3=5
B.钩码的个数N1=N2=3,N3=7
C.钩码的个数N1=1,N2=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图2中图甲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个探测器在火星引力的作用下,绕火星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质量为M,火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的质量为m,探测器离火星表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对探测器的万有引力大小.
(2)探测器的环绕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艘宇宙飞船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地球的张角为α,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求:
(1)宇宙飞船离距地面的高度.
(2)宇宙飞船的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B.在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1个    C.开关和电池夹1个,导线若干
D.电流表1个( 量程0~0.6~3A)     E.电压表1个( 0~3~15V)

(1)用给的器材按本实验要求的电路(误差较小,节省电能),将实物连线(如图1)
(2)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电源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则内阻r为1.0Ω  
(3)某同学在连接实物图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连接好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如图3则她求得的结果与真实值的关系:E等于E,r大于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 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圆轨道上运动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sqrt{2gR}$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sqrt{\frac{2R}{g}}$
C.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g}{2}$D.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g}{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速度和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A.天平B.秒表C.毫米刻度尺D.弹簧测力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