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夺金的平均速率最大
B.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火车在9:45到达南京站,9:45指示时间而不是时刻

分析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力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类,时刻表示时间轴上的点

解答 解:A、女子3 000 m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夺金,用时最少,由于路程相同,故平均速率最大,故A正确;
B、教练在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时也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故C错误;
D、火车在9:45到达南京站,9:45指示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要理解力的物质性,明确质点的条件、时刻与时间间隔的物理意义等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光滑水平面上固定的两个钉子A、B相距0.1m.长为0.5m的细绳一端系有质量为0.2kg小球(可看作质点),另一端固定在A钉上,细绳处于伸直状态,现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绳子方向,大小为1m/s的水平速度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0.4N,当细绳第一次碰到钉子B时小球的角速度为2.5ra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电场线一定是闭合的D.电场线较疏的地方,电场强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不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
D.速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由图可知(  )
A.带电粒子在a点受力较大B.粒子带正电荷
C.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较大D.带电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a=30°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8N的球.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曲杆对球的弹力(  )
A.大小为8N,方向沿曲杆的方向向上B.大小为8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4\sqrt{3}$N,方向竖直向上D.大小为$4\sqrt{3}$N,方向沿曲杆的方向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同学用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如图1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

A.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2是某同学做的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组图象,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D.
A.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B.F2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右
C.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       D.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为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0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v<v0,物体从左端沿上传送带后必然先减速运动,再匀速运动
B.若v<v0,物体从右端沿上传送带后,该物体可能到达左端水平面
C.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D.若v>v0且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又回到了右端,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必然先减速运动,再一直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有些残存的空气,此时玻璃管内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假如把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段距离,玻璃管下端仍浸在水银中,则管内空气体积变大,管内水银柱长度变大,管内空气压强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