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C.较弱的声音也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因为玻璃杯和声波发生了共振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减小

【答案】C

【解析】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A错误;

B.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故B错误;

C.玻璃杯也在振动,有其固有振动频率,当声波频率和玻璃杯振动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可以震碎玻璃,故C正确;

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与光电子是同一种粒子

B.光子与物质微粒发生相互作用时,不仅遵循能量守恒,还遵循动量守恒

C.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种波是概率波,不是电磁波

D.宏观物体也有波动性,这种波就是机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48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Ω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填)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ΩR4=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开普勒第三行星运动定律中的k值只与地球质量有关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块右端放的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 求:

(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0=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34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求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3)若狗正以V1=4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一些有关地球的数据,仅利用表中信息可以估算出下列哪些物理量(忽略地球自转效应,引力常量已知) ①地球质量 ②地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 ③第一宇宙速度 ④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运动图象中,哪幅图说明物体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 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69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