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是一交变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此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sqrt{2}$V.

分析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取一个周期时间,将交流与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若产生的热量相同,直流的电流值,即为此交流的有效值.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
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
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frac{{8}^{2}}{R}•\frac{T}{2}+\frac{{6}^{2}}{R}•\frac{T}{2}=\frac{{U}^{2}}{R}T$
解得U=$5\sqrt{2}$V
故答案为:5$\sqrt{2}$

点评 对于非正弦式电流可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有效值.常见题型,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a和β,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A和小球B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相等
B.小球A和小球B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C.小球A的角速度小于小球B的角速度
D.小球A的线速度大于小球B的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负载电阻R=440Ω,不考虑电表内阻影响,则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
A.311 V,0.707 AB.220 V,0.5 AC.311$\sqrt{2}$ V,10 AD.311 V,0.05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初速度介于零和某个最大值之间
B.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C.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同种金属,对于不同频率的入射光逸出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  )
A.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少记了10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为某车间传送装置的简化示意图,由水平传送带、粗糙斜面、轻质弹簧及力传感器组成.传送带通过一段光滑圆弧与斜面顶端相切,且保持v0=4m/s的恒定速率运行,AB之间距离为L=8m,斜面倾角θ=37°,弹簧劲度系数k=200N/m,弹性势能Ep=$\frac{1}{2}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d=3.2m.现将一质量为4kg的工件轻放在传送带A端,工件与传送带、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不计其它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工件传到B端经历的时间;
(2)传感器的示数最大值;
(3)工件经多次缓冲后停在斜面上,传感器的示数为20N,工件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B.核反应堆利用镉棒吸收中子控制核反应速度
C.玻尔理论是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
D.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1.1kg的物块(可看作质点),以某一初速滑上倾角为θ=37°的斜面.物块经过斜面上A点时速度大小为v=3m/s,同时给物块一个大小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若斜面足够长,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从物块经过A点开始计时到再次回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另把一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系在绝缘丝线上,先后挂在P1、P2、P3等位置,由图可知(  )
A.小球带负电
B.如果增大物体的带电量,实验现象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C.小球受到的静电力与小球和物体间的距离无关
D.小球受到的静电力与小球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