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质量为1kg的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  )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m/s
B.碰撞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8kg•m/s
C.小球是从1.25m高处自由下落的
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最后求出反弹的高度.

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0.5s末物体反弹,此时速度的大小为3m/s,故A错误;
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为△v=-3m/s-5m/s=-8m/s,则碰撞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P=m•△v=8kg•m/s,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前0.5s内物体自由下落,后0.3s物体反弹,根据v-t图象中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小球下落的高度为:
 h=$\frac{1}{2}$×0.5×5m=1.25m.故C正确;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对应图中0.6s-0.8s内速度图象的面积,所以h=$\frac{1}{2}$×0.3×3m=0.45m,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宇宙间是否存在暗物质是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己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L,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θ(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悟空”的质量为$\frac{L^3}{{Gθ{t^2}}}$
B.“悟空”的环绕周期为$\frac{2πt}{θ}$
C.“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某同学自制了由两个四分之一的光滑圆弧组成的斜面,两圆弧在O点平滑对接,两圆弧的圆心O1、O2与O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所示,已知两圆弧的半径均为R,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O弧上某点P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小球从A点释放时,则小球运动到O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mg
B.当∠PO1O=45°时,则小球运动到O点时恰好做平抛运动
C.当小球运动到O点时恰好做平抛运动,则落地点距O2为$\sqrt{2}$R
D.若P点选择合适,可以使得小球沿下圆弧一直运动到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边界线SP∥MN,速率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且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从S点沿SP方向同时射入磁场.其中穿过a点的粒子速度v1与MN垂直;穿过b点的粒子速度v2与MN成60°角,则粒子从S点分别到a、b所需时间之比为(  )
A.1:3B.4:3C.3:2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一闭合的小金属环用一根绝缘细杆挂在固定点O处,使金属圆环在竖直线OO′的两侧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穿过水平方向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若悬点摩擦和空气阻力均不计.则(  )
A.金属环每次进入磁场区都有感应电流,而离开磁场区没有感应电流
B.金属环进入磁场区域后越靠近OO′线时速度越大,而且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C.金属环开始摆动后,摆角会越来越小,摆角小到某一值后不再减小
D.金属环在摆动一段时间后将停在最低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做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则摆长为99.85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则秒表读数为100.6s.
(2)根据该同学的测量结果,若取π2=9.86,则其所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3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BC
A.测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开始计时按钮提前按下,但终止计时按钮准时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的全振动数成了50次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R和2R(R为地球半径),质量分别为m和3m,它们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1)它们的周期之比T:T=2$\sqrt{2}$:3$\sqrt{3}$.
(2)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9:4.
(3)它们所受地球的引力之比F:F=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BD.
A.用天平测重锤质量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
B.用刻度尺测重锤下落高度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
C.选用体积小的,可以看做质点的重锤做实验
D.释放重锤前,通过目测的方法使连接重锤的纸带尽量竖直
(2)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为纸带上等时间间隔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测得的s1、s2、s3、s4、s5写出重物由B点到E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mg(s4-s1),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为$\frac{m({s}_{5}-{s}_{3})^{2}-m{s}_{2}^{2}}{200{T}^{2}}$.实验中发现重锤下落时动能的增加量总是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需克服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2W”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酽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D、定值电阻R1=3kΩ;
E、定值电阻R2=15k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10Ω,允许最大电流2A);
G、学生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H、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A,定值电阻应选用D.(填写字母序号)
(2)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3)利用上述实验电路图测出的电压表读数UV与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U的定量关系是UV=$\frac{1}{2}$U,图中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